《八仙游南通》王国平导演阐述
我与南通很有缘,二十年前刚进上海电视台做导演时,拍摄的第一部风光片就是南通,也就是说,南通是我执导风光片的起点。
那时,我就用电视摄像机记录下了如皋水绘园的秀美,海门山歌的纯朴、启东版画的风情、牛车赶海的乐趣以及家纺基地的兴旺。当时,尽管城市建设和物质条件还相对落后,我们每到一处,都住的是县委招待所,只有一层楼,尽管生活设施非常简陋,旅游配套服务条件落后,但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是南通人的超前意识,那时,南通的各级领导就懂得宣传自己,包装自己,推销自己,因为我当时也是受南通市政府之邀去拍摄的,和今天的情况一模一样。
二十年后,斗转星移,日新月异,南通的市政建设和旅游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苏通大桥将南通人“北上海”的梦想变成现实,风格迥异的五星级宾馆已星罗棋布,各种休闲度假旅游景点风起云涌,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正是南通人的超前意识没变,这让我万分惊讶,难怪狼山大势至菩萨是东方智慧神。新神话风光片的策划,首先出自于南通市副市长袁瑞良和旅游局长戴平,没有他们的创意火花,也就没有《八仙南通寻根记》。这部独创的新神话风光片有以下几个艺术特点:
一、 解构神话,独辟蹊径:
八仙过海是中国人人皆知的神话传说,本片通过对传统经典的颠覆,赋予人物以“海归”的全新身份,从而穿越时空,旁征博引,喜笑怒骂,皆成文章,并用八仙每人串起一个旅游主题,开创了一种风光片的全新拍摄手法,可谓古为今用,充满了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色彩。
二、 中西合璧,雅俗共赏
本片无论是神话人物还是旅游景点,都将之放在全球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坐标中进行参照对比,由此,将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方文明及旅游文化,诙谐荒诞地巧妙结合,既雅俗共赏又亦庄亦谐,可谓离径不叛道,幽默不庸俗。
三、 唯美优美,出神入画
一般拍摄风光片都用纪实手法,难以达到较高的美学境界,本片大胆运用MV、神话片、动画片、广告片及情景剧、情景再现等各种新颖手法,妙笔生花,出神入画,既给观众以如诗如画的审美享受,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,使人对南通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冲动和向往。
风光无限,创意无限,在今日创意经济来临的新世纪,唯有独一无二,领先一步的创意才能将旅游风光推向一个新高度,才能在数不胜数的旅游景点中脱颖而出,登峰造极。
再国二十年,青春不再,风光依旧,但愿我能还拥有青春一样的心灵,再为南通拍摄风光片,那可真是一生风光无限。